当前位置: 本站bet356 >> 教务系统 >> 正文

通识课:《bet356体育投注》课程思政案例

发布者:甘冶院马院  [发表时间]:2022-03-23   [来源]:    [浏览次数]:

通识课:《bet356体育投注》课程思政案例

思政研究院 思政研究院 

点击蓝字


关注我们





课程基本信息

“实用英语”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文化课程,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,兼具工具性、教育性和人文性特征。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打好英语语言基础,增强运用英语的各项综合技能,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技能,将基础英语学习与行业英语学习有机结合起来,提高现代职场英语交际能力。


语言是思想的载体,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,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战场,培养技能的同时,也融入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等价值准则,培养学生具备爱岗敬业、诚实守信与遵纪守法等职业道德,增强团队协作精神与创新精神,扩展国际视野,提高国际职业竞争能力。


本课程开设在学生入学后的第一、二学期,课堂面授,每周3学时,属于考试课程。依据英语语言习得规律和学生学情,设计“知识输入--技能提升--职场应用”的教学模块,通过听说读写演等环节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、语言技能的同时,促进跨文化理解和交流,并在各个教学环节使用专业词汇和案例,将专业实践和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全过程。


相关思政元素:文化自信、公正、诚实守信、团队协作精神、家庭美德、社会责任感、民族自豪感、职场礼仪、职业道德、责任感、社会公德、创新精神、价值观、职业素养、遵纪守法、爱国、诚信、友善、世界观、平等、人生观、法治、民族团结、国际视野、爱岗敬业


课程思政设计总体思路

通识教育的根本理念是“全人培养”,让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融合,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开阔的视角进行思考,是课程思政十分理想的载体。实用英语作为通识教育的一种,其肩负的育人使命是:文化助力专业,语言与育人融合,并帮助学生开拓国际视野,将语言作为工具,借助语言从中国走向世界,并让世界的眼光关注中国。依据《bet356》对公共基础课程“人文素质、科学精神、爱国主义情怀、品德修养、知识见识、综合素质”等要求,我们设计了“语言”“技能”“素质”共同发展的思路,确立了以下思政目标:


1 .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与价值观

选择爱国、民族自豪感、文化自信、诚信、友善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等育人元素。


2 .培养学生责任感和积极的生活态度

选择民族团结、家庭与社会责任情感、社会主义公民道德、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、高尚的情操等育人元素。


3 .培养学生具备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

选择爱岗敬业、诚实守信、遵纪守法、团队协作精神、创新精神、职场安全与健康意识、职场礼仪与规范、国际视野与国际职业竞争能力、职业荣誉感等育人元素。


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主要手段和方法

英语课具有话题丰富、题材多样的特点,可以从社会发展、历史文化、科技创新等不同主题挖掘其丰富的人文内涵,将中国文化、中国道路、中国外交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,将国际视野、家国情怀、文化自信、人格养成等教育内容润物无声地融入语言教学。主要方法如下:

(1)案例引入:课中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引入案例。


(2)小组汇报:课前布置小组任务,课中进行汇报。


(3)头脑风暴:课中小组讨论,表达看法。


(4)音视频导入:课中播放音视频资料导入教学内容。


(5)文化快车: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,表达看法。


(6)角色扮演:分小组角色扮演,身临其境感受。


(7)热词翻译:引入时事政治热词,了解相关词汇翻译。


实施效果评价

教学主题引领教学全过程,以活动为载体,综合语言知识、语言技能、学习策略、思维、文化,育人效果较好。


1.学生认为课程育人效果较好


课后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。大部分学生认为课程思政的融入是自然的、不生硬的;有的学生认为课程思政的融入并没有占用该课程的学习时间,相反,能够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热情,促进该课程的学习;有的学生表明,上课时,经常会有热血沸腾的感觉,感受到了所学专业的价值所在,觉得劳动光荣、自己被社会所需要。


2.任课教师、辅导员认为学生思想品格提升


课程思政改革以来,对辅导员、任课教师进行了调研。辅导员认为学生的学习、生活态度更加积极,愿意参加各种活动,礼貌待人,为他人服务,合作意识也有所提升;任课教师认为,大部分学生的职业素养有所提升,职场礼仪、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也显著提升。


3.用人单位认为学生综合素质高


教师下企业期间,对学生实习实训单位以及毕业学生的单位进行了走访调研。很多用人单位认为毕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较高,爱岗敬业,有奉献精神;团队协作意识较强,工作积极主动,对职业有高度责任感。


实施特色亮点

通过不断摸索,根据语言教学的特点,我们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亮点、特点的一体化思政融入路径,即“三融合”“四联动”“五层次”,分别从职业教育特点维度、实施对象和时间空间维度、语言教学维度进行课程思政的改革。


1.教学内容、专业特征、自身经历“三融合”


教学中,结合、借助教学内容本身的思政资源进行拓展;结合授课对象的专业特征进行融合,育训并举;同时,融合时事热点和自身经历,将育人元素自然融入知识点的讲解中。


2.教师、学生、课内、课外“四联动”


教师是课程思政的领航人,利用教学内容挖掘思政元素;学生是课程思政的核心对象,让学生参与进来,学会自己挖掘思政点;课内,教师在正确的时间融入恰当的思政点;课外,通过China Daily网站、手机应用软件(App)和公众号等拓展思政点,补充语言教学素材。


3.听、说、读、写、译“五层次”


结合时事动态创新,以听、说、读、写、译等不同方式将思政和课程有机融合起来,将育人元素自然分布在零散知识点当中。


精彩片段赏析



思政研究院
专家讲思政2-孙贤明讲职业教育课程思政设计思路#思政#教育#知识#两会#职业教育

声明:本文由思政研究院整理编辑,如需转载请bet356!


温馨提示:近期,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。每个用户可以设置 常读订阅号,这些订阅号将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。因此,如果不想错过“思政研究院”的文章,你一定要进行以下操作:进入“思政研究院”公众号 → 点击右上角的 ··· 菜单 → 选择「设为星标」


      思政研究院      
专注于课程思政建设
扫码关注查看更多案例资讯